教學相長 學習路上 老師不是超人 重拾學生身份

在這個瞬息萬變的社會,要保持競爭力,追上全球步伐,學習,是唯一的道路,學生如此,其實老師亦然。在教學上,社會的焦點普遍聚焦在「學」的莘莘學子上,「教」卻時常被忽略。「老師不一定無所不知,遇到有學生提問自己卻解答不了的時候,不要緊,一起去尋求研究解決的方法,老師也需要不斷學習!」香港大學教育學院教育應用資訊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總監羅陸慧英教授一語中矢。世界不同了,教與學都面新挑戰,老師要與社會同步,尤其是在STEM教育及SDL(Self-directed learning)的範疇,學習也要與時並進,才能與學生一起成長。

從遊戲中 學習運算思維

自2015年政府提出推行STEM教學,不少學校便積極於課程中加入相關元素,當中尤其在電腦及科技學科中,不少學校都加入運算思維訓練,教授學生編程元素。過往編程是專業技能,而且編碼亦不是常人能理解,但現今於中小學所教授的編程不單容易入手,更可讓學生於遊戲中學習,提高他們的學習動機之餘,亦鼓勵同學發揮創意。

以資訊科技服務教育 探討科技領導的重要性

杜威(John Dewey) 曾說:「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隨着時代的進步,整個世界正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的增長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教師的身份也從直接傳授者變成知識促進者。學校如何透過發揮資訊科技的潛能,提升學與教效能,更是學校領導層面對的挑戰。

STEM教育只是概念 學習精神 才是成敗關鍵

要先此聲明,我是一個崇尚科學探究、熱愛創新科技的人。今次要討論的焦點,並非科學對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重要性,這點完全不容置疑。香港要增加科研開支,以提升競爭力,也同樣毋須爭論。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當科學遇上通識 探索生命秘密 經歷生命意義

要數今時今日在老師及家長群裏最流行的一個「潮語」,定必是「STEM」。其實所謂STEM 是由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四個學科的首個字母縮略而成,一般人看科學,離不開嚴謹的定律、複雜的實驗及公式等。一門講求邏輯的學科,如果遇上以人為本的通識科,又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的蔡主任及任老師以「水耕栽培系統(HydroponicsSystem)探究」來做了一場有關生命的實驗。兩位老師笑說:「我們不是想所有同學也成為科學家,但希望他們可以有科學家那份追夢的勇氣及思維,令他們的前路可以更開闊。」

粵港澳大灣區STEM發展機遇

大灣區的發展除了為創科產業帶來不少機遇外,亦促進了區內學校的交流,以帶領學生認識他們未來需要面對的舞台。香港教育局近年亦撥款推動姊妹學校,其中部分學校便利用有關撥款加強與國內學校進行STEM及創客活動交流,更促成跨地域合作,讓中港學生合作進行任務設計,加強兩地學界聯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