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意人的性格特質

創意其實是充滿矛盾的性格,他們不是非黑即白的思維,而是懂得容忍曖昧和不確定性。其實創意人的性格大都較為特別,所以有人說創意人的性格古怪,難於揣摩,也難於相處。

教學科技 如何改變課堂?

在這科技迅速發展、信息爆炸的年代,學校也要與時並進,培養學生的在新時代所需的能力。不少教育工作者都在反思以老師單向講課為主,過於強調死記硬背和應試的傳統教學模式,而嘗試採用各種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的創新教學法,提高學習興趣。

溫柔的力量: 歷史與文化的閱讀

文化的基因,應該流淌在每一個炎黃子孫的血液裏,蟄伏在我們的靈魂裏,只消我們輕輕地,用最溫柔的方法,把它喚醒。

運動會日子抽籤、校際比賽日協調 如何制定雙贏的校曆表?

每年在大約5至6月,政府及教育局也會陸續公佈新一年的法定公眾假期、公開考試、文憑試放榜日及中一入學試等。學校便會因應這些「校外」日子來開始制定校曆表,好讓各同事可預算新學期課外活動的安排,如:交流團、全方位學習日、學校開放日等。當中,體育同工比較關注的運動會及學界比賽日子對學校訂定考試及假期是息息相關的。

如何透過運動增加學生自信

三年前我走進這一間沒有任何體育隊伍的學校,當時學校完全沒有任何運動氣氛,很多家長學生都不重視體育。我一直堅信透過體育能改變學生的處事態度,重拾自信,甚至幫助學校將來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三年前我首先成立第一支校隊,就是田徑隊。

以資訊科技服務教育 探討科技領導的重要性

杜威(John Dewey) 曾說:「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隨着時代的進步,整個世界正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的增長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教師的身份也從直接傳授者變成知識促進者。學校如何透過發揮資訊科技的潛能,提升學與教效能,更是學校領導層面對的挑戰。

自創音樂教學法課程書 理解音樂背後真諦

相信許多音樂老師都會有此疑問:「學生如何才算掌握或學懂一首歌?」即使是一首簡單的歌曲,也含有不同組合的拍子、節奏及旋律,例如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瑪莉有隻小綿羊》,當中也包含了「附點節奏 」,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向學生教授一些比較複雜的節奏或旋律呢?當然,傳統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重複的聆聽,最終學生一定能夠把整首歌曲唱出來,但是他們對歌曲又有幾多的了解呢?即使歌曲已經印在音樂書上,除了憑記憶想起課堂上播放的歌曲或動作外,又會有多深入的理解呢?如果一旦教授的歌曲是學生從來未聽過,那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懂得拍打歌曲內的節奏或自唱出歌曲內的旋律(唱名)及歌詞嗎?還是純粹憑記憶把堂上播放過的音樂單純唱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