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傳統與特色 發展獨特的校本體育課程

學校的遠景是希望學生的全人發展並發掘每個學生的獨特性,展現潛能,老師們應定時檢視自身的強弱機危,並考慮學校的傳統、課程的彈性及學生的特性,進行定期檢視課程內容及計劃,不斷進步。

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以中國語文「唱」出品德情意

在這個年代,教育毫不容易,時代變遷了;社會複雜了,培養小朋友的品德情意發展尤其重要。而文字,是最能令學生們有所共鳴及理解的媒介。明愛元朗陳震夏中學的3 位中文科老師,深信中國語文教育除了能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外,還有陶冶性情及培養品德的能力,為了讓學生能更有趣地學習,他們認為中文除了讀,還能唱。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森林學校」融入音樂科 全面提升學生創意思維

位於打鼓嶺的嶺英公立學校,擁有優美的大自然環境,該校善用自然資源,十分重視環境保護,甚至打造成「森林學校」,而在該校任教音樂科的區愷心老師及周燕如老師,利用該校的天然資源而制定別出心裁的音樂科教案,在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2018優秀教師選舉中,成為教學組得獎者,表現獲得肯定。

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 當科學遇上通識 探索生命秘密 經歷生命意義

要數今時今日在老師及家長群裏最流行的一個「潮語」,定必是「STEM」。其實所謂STEM 是由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四個學科的首個字母縮略而成,一般人看科學,離不開嚴謹的定律、複雜的實驗及公式等。一門講求邏輯的學科,如果遇上以人為本的通識科,又會產生什麼化學反應?基督教聖約教會堅樂中學的蔡主任及任老師以「水耕栽培系統(HydroponicsSystem)探究」來做了一場有關生命的實驗。兩位老師笑說:「我們不是想所有同學也成為科學家,但希望他們可以有科學家那份追夢的勇氣及思維,令他們的前路可以更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