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在香港,一談到教育,家長比較傾向於關注子女入讀哪間名校;哪區校網最好;成績若要優異,學童非去哪間補習機構不可,追求分數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教育子女成了學校的責任。然而,成績以外,教育還可以是什麼?曾於加拿大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及於美國修讀教育系博士課程的陳美齡分享說:「學校只是幫助教導學生知識,真正的教育,是發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教育不只談成績 學習與成長 培養學生全面發展

教育是什麼?曾擔任過校長,現任香港教育大學校長特別顧問、田家炳基金會董事局副主席戴希立認為,一直有參與香港教育制度改革的工作,學校教育,依然是他最大的著眼點。「簡單來說,學校對學生最重要做到兩個功能——學習和成長。除學習知識外,亦要幫助他們在學習生涯中建立德、智、體、群、美,建構一個完整的價值觀。」

教學短片評估初探

隨着科技發展,個人學習的渠道已遠不限於書本和課堂。互聯網上各種各樣的學習資源既可用來自學,也可用來配合課堂活動,深化學習。部份老師也會自行製作教學短片。老師如何在眾多的網路資源中挑選合適的教學短片呢?老師自行製作教學短片時,又有甚麼值得注意呢?

Maker Faire Tokyo 2019 創造者的異想世界

第一次參觀東京Maker Faire(Maker Faire Tokyo2019)。Maker Faire是讓世界各地的「創造者」展現自己獨特想法的場地,也讓參觀者體驗各「創造者」的奇思異想。Maker Faire的展覽內容包括計算機、3D打印技術、機械人、人工智能、VR等,各地的Maker Faire都帶給參與者不同的經歷。

不斷學習 與時並進 創新思維 改革學校

和富慈善基金李宗德小學校長鄒秉恩,曾是多間直資和資助中小學校長,亦曾擔任香港教育學院講師及高級課程發展主任。服務教育界多年的他,毋忘初心,秉持有教無類,一直以大膽、創新的方式管理學校。《教育專業》一連兩期專訪鄒秉恩,分享他怎樣由仰望着校長爸爸的小孩,到自己也走上了校長之路。

鼓勵同儕互評 從畫畫到寫作 傲翔不因催逼 在於放手

寫作一向給人沉悶和費神的印象,有學生因而害怕、厭惡,甚至抗拒作文。柏立基教育學院校友會何壽基學校中文科主任楊燕萍打破寫作的刻板印象,利用互動式教學,教導二年級學生以圖畫和口頭創作對話的方式作文,學習頓時變得輕鬆有趣。

沒有標籤的晴空 其實他們沒想像般「特殊」

人人生而平等,學習不應受任何障礙所限。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是一所肢體傷殘特殊學校,為身體弱能學童提供全人教育。中文科老師陳結貞深信,每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寶庫,有無限潛能,不應被身體缺陷限制學習。她為初中組別學生度身訂造一套教案,讓他們按自己的學習風格吸收知識,建立自信。

如何透過運動增加學生自信

三年前我走進這一間沒有任何體育隊伍的學校,當時學校完全沒有任何運動氣氛,很多家長學生都不重視體育。我一直堅信透過體育能改變學生的處事態度,重拾自信,甚至幫助學校將來有更好的發展,所以三年前我首先成立第一支校隊,就是田徑隊。

以資訊科技服務教育 探討科技領導的重要性

杜威(John Dewey) 曾說:「今天的教育和老師不生活在未來,未來的學生將生活在過去。」隨着時代的進步,整個世界正處於一個資訊爆炸的年代,知識的增長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境界。教師的身份也從直接傳授者變成知識促進者。學校如何透過發揮資訊科技的潛能,提升學與教效能,更是學校領導層面對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