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x430_008094a8da9e85b4be83b01ec3e8ca9f0.jpg

教育在家,教學在校。一場教育的叩問: 學校以外, 教育還能是什麼?

在香港,一談到教育,家長比較傾向於關注子女入讀哪間名校;哪區校網最好;成績若要優異,學童非去哪間補習機構不可,追求分數成為教育的首要目標,教育子女成了學校的責任。然而,成績以外,教育還可以是什麼?曾於加拿大修讀社會兒童心理學及於美國修讀教育系博士課程的陳美齡分享說:「學校只是幫助教導學生知識,真正的教育,是發生在家中的。」家校合作,不只是潮流,更是必不可少的一環。

陳美齡著有《50個教育法,我把三個兒子送入了史丹福》、《讓孩子面向未來——30堂家長必修課》等書,兒童心理和教育理論上的心得固然豐富,放下博士頭銜,在家中她是三個孩子的媽媽,對着性格各異的兒子,陳美齡覺得是種福份。「小孩理應各有性格,這樣才精彩!如一樣的話我要一個兒子就夠了。」她笑着分享,長子最定性;二子活潑;小兒子則是陽光男孩,卻凡事太過急速。個別教導上有些微差異,但陳美齡教導他們各自發揮最大潛力,不要自大及時刻保持好奇心,不能只追求分數等的價值觀,卻全都合用。其實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完美」,是「完成」。這可以是家庭教育,相信亦是老師們的教育初心,每個孩子也是未經開發的寶藏,但過程應該如何進行?

別讓小孩由快樂兒童 變成沉重學童

每所學校,也有不同背景的兒童就讀,要有效地進行教育,陳美齡主張先由家庭做起,再由學校從知識上培養。香港社會競爭太大,家長們唯恐自己的小孩會落後於人,不自覺地逼迫孩子要著重學校品牌,忘卻了應該是快樂的兒童,卻變成了沉重的學童。「教導小朋友找到生存價值,有活着的動力及理由,是每個家庭基本也能做到。老師負責的同學太多,怎能完全照顧你的孩子呢?」陳美齡認為所謂教育,不只是一直灌輸孩子,家長也有其功課,就是學懂給予孩子一份能面對困難的愛。孩子擁有堅強心靈,再配合老師的教學,功課上有適當操練,讓家長與學校真正同行,成為彼此的伙伴。

家長與孩子一同學習 共同進步

香港教師面對繁重的教務,有時也要應付來自學校、教育局、家長等的各樣需求,更有不少老師離開了校園,自己也是孩子的爸媽,縱有滿腔熱血,也難以輕鬆面對。「香港的教育制度比較傳統,著重考試及操練,有時教學內容多到一年也教不完,對家校來說都是種壓力,老師固然可多設計各類型的教案及校本課程,教育界亦不乏優秀老師,然而如有了家長在教育上的參與,其實能大大提升孩子的學習質素。」陳美齡習慣把兒子的功課時間變為一場親子交流,期間不會嚴厲監督,更抱好學態度與兒子一同學習,令過程變得有趣。這一個鮮明例子證明了教育是一門親子同行的學問,父母也要不停進步,而老師則為其導航,引領正確方向。

時代急速變遷 老師父母同找教育出路

那麼,放眼社會,我們有否一套最理想的教育方法?研究教育法多年的陳美齡笑說並沒有。教育下一代,無非為了讓他們將來順利進入社會,時代千變萬化,我們能做的,就是每代教育界人士及家長攜手找出最適合的方法,不停歇地優化教育政策,同時著重培養孩子的健康心靈。陳美齡最後寄語家長及學校,如果孩子是棵幼苗,太陽是養份;肥料是營養;害蟲,卻是幼苗成長的勇氣及堅持,別怕讓孩子面對失敗,教育的真義,也許就是於小孩一路走來,跌跌碰碰,回頭看見的,是父母堅定的陪伴,及老師無私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