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0x430_0453b6d43d9b9b9668496c5a0711765dc60.jpg

自創音樂教學法課程書 理解音樂背後真諦

相信許多音樂老師都會有此疑問:「學生如何才算掌握或學懂一首歌?」即使是一首簡單的歌曲,也含有不同組合的拍子、節奏及旋律,例如一首耳熟能詳的兒歌《瑪莉有隻小綿羊》,當中也包含了「附點節奏」,究竟我們應該怎樣向學生教授一些比較複雜的節奏或旋律呢?當然,傳統的方法就是透過不斷重複的聆聽,最終學生一定能夠把整首歌曲唱出來,但是他們對歌曲又有幾多的了解呢?即使歌曲已經印在音樂書上,除了憑記憶想起課堂上播放的歌曲或動作外,又會有多深入的理解呢?如果一旦教授的歌曲是學生從來未聽過,那過了一段時間,他們還懂得拍打歌曲內的節奏或自行唱出歌曲內的旋律(唱名)及歌詞嗎?還是純粹憑記憶把堂上播放過的音樂單純唱出來?

在我多年的小學音樂教學經驗中,我慢慢察覺到在教授一首歌曲之前,只要經過一系列完整及全面的教學法,學生便更容易掌握及理解該首歌曲。這套教學法,需要以學生的多角度思維出發,老師再以循序漸進的方式教授學生如何分析歌曲內的音樂元素,而其中以「節奏」及「旋律」為歌曲內的重點教學元素。

有鑑於此,本人分別為初小(小一至小三)及高小(小四至小六)設計兩套共160頁的校本音樂課程書,學生於課堂上除了運用音樂書外,同時也會配合「校本自主學習工作紙」及「音樂課程書」學習節奏、手號及旋律。


校本課程旨在將複雜的節奏情景化及形象化,利用故事情景及圖像介紹旋律的高低(手號)。

「校本音樂課程書」設計重點:
1. 把複製的節奏情景化及形象化。
2. 利用故事情景及圖像學習旋律的高低(手號及唱名)。
3. 配合「校本自主學習工作紙」學習節奏、手號及旋律。

音樂可以治癒人心,小朋友往往有着天馬行空的創意及想法,學習音樂是一個很好的表達方式,在音樂裏,大家可以好好交流。下一期我將會跟大家分享成效及教案檢討,希望可與同為音樂老師的同工彼此交流,一同成長。

區愷心老師
打鼓嶺嶺英公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