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kfew_01_750x420_12212bc249f931ba2aa540c22a10e7326d.jpg

粵港澳大灣區發展:香港需要哪些人才?

世界已進入大數據、智能化和電子商務時代。

【《教育專業》月刊】《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在2月18日發表,清楚訂明香港的定位: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和國際航空樞紐地位;強化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地位、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及風險管理中心功能;推動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等向高端高增值方向發展;大力發展創新及科技事業;培育新興產業;建設亞太區國際法律及爭議解決服務中心,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國際大都會。

這些目標將於2035年全面落實,教育工作者應如何裝備年輕人?

細閱規劃綱要,當中尤其注重幾個灣區特色 : 1. 國際 、2. 高增值 、 3. 創新和 4. 樞紐 / 中心。究竟要怎樣達成這些目標 ? 首先,國際化的都會城市必須有與世界各國自由溝通、行政系統上無縫接軌的能力,尤其粵港澳大灣區需要起着引領珠三角,幅射東南亞,服務於一帶一路,任重道遠;其次,高增值這概念來自顧客的角度 : 產品或服務必須得到顧客欣賞,滿足顧客不斷提升的期望。其三,創新的定義可以是從無到有,也可以是持續改善現有流程,或重新設計程序,為各持分者創造更滿意的產品和服務;最後,樞紐 / 中心在交通網絡概念是必經之路,也是人民找相關服務與商機的不二之選。我認為年輕人必須學習專業化、數據化、一體化、標準化及跨文化的知識。

無論各行各業,專業化的資歷和認證尤其重要。要做到高增值,學生必須在某專業上於國內外認可的大學努力研習。金融、商貿、物流、專業服務及科技當然是五大重要範疇。當中,商貿與物流運輸擁有最悠久的歷史,從香港的就業人數來看,他們所佔比例也最多。可是,相對金融、專業服務、科技業以大企業,大集團營辦,對專業資歷要求很高;商貿、物流業以中小企為主,過去對專業資歷及資訊科技並不十分着重。為鞏固香港國際貿易中心和樞紐地位,這些企業可考慮聘請由相關專業資歷的人才,幫助公司升級轉型,以配合大型產品供應鏈的要求。

世界已進入大數據時代

數據化(Digitalization) :世界已進入大數據、智能化和電子商務的時代。無論你從事各行各業,以前說「現金是王道」,現在要改說「數據才是王道」。今天,資訊科技已進入我們生活所需的各範疇,衣食住行都幾乎離不開手機或電腦;這情況在中國內地尤其厲害。年輕的一代必須掌握數據科技應用,學習程式編程,以數據創造新的機會。

一體化是成為國際城市作為樞紐/ 中心的必要條件。可是,世界各地法律,語言,文化都各有大不同,下一代的人才必須有能力了解各地城市和客戶需求,求同存異,融匯不同制度,增強溝通。樞紐/中心是個輪轉不絶的概念,人流、物流、財流、資訊流,皆回環往復,越興越旺。當中香港既是衡軸,亦是樞機,要探索如何促進方方面面的交流,就必須重新思考語言的問題。簡單來說,今後的語言學習,必須求廣亦求深。

語言學習須求廣亦求深

先說求深。香港素來注重兩文三語,廣東話、普通話與英語都要「誇啦啦」,這幾乎是新生代的通行證。中小學的語文教育注重基礎文法,教授日常溝通技巧,輔以文學和文化的薰陶,培養對自身國族的感情。到了大學,語文教育必須跟專業訓練並肩前進。金融、運輸或科研專才的專業知識必須精益求精,專業術語也要流利曉暢。同行同業固然同聲同氣,可是,他們也必須懂得跟外行外業溝通,以平實易懂的語言,傳達複雜深奧的知識;說對的話,才能找對的人,賣對的貨。另一方面,從事「專業服務」人士,例如翻譯、公關和傳媒,也要懂得財金、物流與科研的語言,還有通曉基本的原理和運作,各科精英才能溝通無阻,相輔相成。語言專才必須懂得商業語言,還得具備商業觸覺,才能做到真正有效的溝通。

再論求廣。在大灣區年代,再配合一帶一路的影響,我們在日常生活、工作或經商接觸到的人種多了,語種也多了,增添了許多來自東南亞、中亞、波羅的海地區,以至北歐的人;商機所至,語言學習亦宜趨之。單單通曉漢語和英語,也許並不足夠。香港人一向熱衷學習外語,日韓法德西等等,許多人都琅琅上口,如今不妨考慮學習東盟語言,例如泰語、越南語、馬來語和阿拉伯語等。

更進一步就是制訂大家容易跟從,和與時並進的標準化制度,甚至可以自動化轉換,以配合不同國家城市標準。要達至這要求,僱員要掌握整個產品或服務由概念,到生產籌備、實行或配送,以至銷售及售後服務的整個價值鏈管理,當中牽涉的持分者權益和關係,講求在如何滿足各地法規和程序要求前提下,儘量減少非增值流程,為顧客創造更新更高價值商品服務,以保持競爭力。現在,無論各行各業的跨國大企業,包括晶片製造商、銀行、電子商務平台、著名顧問公司、國際知名的物流公司 和零售龍頭企業等,均向這種人才招手。

最後,要成為創意產業的佼佼者,除了擁有某領域的專業學識,他們必須在不同學科和文化上涉獵廣闊,把跨領域的技能靈活運用,掌握時代脈搏,適時做出最優化和最有創意的有效方案。本港少數大學的課程走在時代發展的前沿,培訓模式針對相關產業,文科和術科的教與學必須「拍拖」,目標清晰,實用明確。新一代精英若能掌握瞬息萬變的商業環境帶來的機遇,善於溝通交流,並能應用嶄新的資訊科技和科學決策方法來解決實際的業務問題,甚至自行創業,一定能夠把握大灣區的新機遇,在世界各地的發展也會一帆風順。

黃惠虹博士
恒生大學決策科學學院副院長(外務)